選單
首頁
日斤咖啡豆
淺焙咖啡豆中焙咖啡豆現貨專區
咖啡濾紙
包裝盒 | 包裝袋
咖啡報您知!
店鋪資訊
訂購流程
岡山區大仁南路102號, Kaohsiung, Taiwan
07 624 5569
Line
咖啡產業的公平貿易認證:改變100萬農民生活的標準
公平貿易認證已成為咖啡產業中最具影響力的社會責任標準,目前全球有超過87萬咖啡農民參與其中,每年產生超過3100萬美元的社區發展基金。這套認證體系通過保證最低收購價格(水洗阿拉比卡豆1.40美元/磅)、提供社會獎金(0.20美元/磅)和推動可持續農業實踐,有效改善了農民的經濟狀況、教育機會和生活品質。研究顯示,公平貿易認證不僅提升農民收入15-25%,更重要的是建立了更公平、更可持續的全球咖啡供應鏈。
了解更多..
手沖咖啡的黃金時間4分鐘:萃取動力學分析
4分鐘被廣泛認為是手沖咖啡的黃金萃取時間,這是基於萃取動力學理論和大量實驗數據得出的最佳平衡點。在這個時間框架內,咖啡能達到18-22%的理想萃取率,風味化合物按照酸度→甜度→苦度的順序依次溶出,實現最佳的風味平衡。科學研究顯示,前2分鐘萃取約60-70%的可溶物質,後2分鐘補充剩餘的風味元素,超過4分鐘則容易產生過萃現象,導致苦澀味增加而破壞風味和諧。
了解更多..
咖啡保存的3大殺手:光、氧、濕的科學解釋
光照、氧化和濕度是破壞咖啡品質的三大主要因素,科學研究顯示,不當保存條件下咖啡風味會在2週內損失50-70%。紫外線會分解咖啡中的香氣化合物和葉綠素,氧氣會引發脂質過氧化反應導致酸敗,而濕度超過60%則促進黴菌生長和風味劣化。掌握這三大殺手的科學機制,並採用適當的防護措施(避光、真空/充氮包裝、濕度控制在50-60%),能有效延長咖啡保存期限並維持最佳品質。
了解更多..
為何深焙咖啡咖啡因較少?烘焙化學的反直覺事實
深焙咖啡的咖啡因含量確實比淺焙咖啡少10-15%,這是因為咖啡因在238°C以上開始分解,而深焙過程通常達到240-250°C的高溫,導致咖啡因分子結構被破壞。然而這個差異在實際飲用中影響有限,因為深焙豆密度較低、更易萃取,加上沖煮方式的影響往往大於烘焙程度本身。更令人驚訝的是,烘焙過程中還有許多反直覺現象:深焙豆的抗氧化活性更高、酸度實際上是增加而非減少、以及苦味主要來自美拉德反應而非咖啡因。
了解更多..
咖啡杯測的標準流程:SCA協議的12個步驟
SCA(精品咖啡協會)在2024年11月正式採用新的咖啡價值評估系統(CVA),取代了使用20年的2004年杯測協議,建立了包含樣品準備、描述性評估和感受性評估的全新標準。標準化的12步驟杯測流程從咖啡豆研磨(粒徑0.70-0.75mm)開始,到最終評分結束,每個步驟都有嚴格的時間控制和技術要求。新協議採用1-9分評分制度,強調客觀描述與主觀感受的分離,提供更全面、更科學的咖啡品質評估方法,成為全球咖啡專業人士的統一標準。
了解更多..
拉花藝術的物理學:奶泡微結構與表面張力
拉花藝術的成功建立在精密的物理學原理之上:奶泡的微結構由直徑20-100微米的氣泡組成,透過酪蛋白和乳清蛋白形成穩定的泡沫膜,表面張力係數約為0.05-0.07 N/m。理想的奶泡密度為0.3-0.4 g/cm³,黏度係數在2-4 mPa·s之間,這個物理參數組合創造了完美的流動性和穩定性平衡。掌握表面張力梯度、流體動力學和蛋白質變性的科學原理,是創造持久美麗拉花藝術的關鍵,每個成功的拉花都是物理學與藝術的完美結合。
了解更多..
咖啡水溫92-96°C的科學根據:溶解率與風味平衡
92-96°C的咖啡水溫範圍是基於嚴謹科學研究確立的最佳萃取溫度,這個區間能夠實現理想的溶解率平衡:在此溫度下,甜味化合物溶解度提升40-60%,酸性物質萃取率控制在適當範圍,同時避免過高溫度導致的苦澀化合物過度釋放。根據阿倫尼烏斯方程,溫度每降低10°C,化學反應速率減半,而92-96°C正好處於風味化合物最佳萃取的溫度窗口,確保在標準萃取時間內達到18-22%的理想萃取率。
了解更多..
研磨粗細對萃取的決定性影響:粒徑分布圖解
研磨粗細是影響咖啡萃取的最關鍵因素,粒徑大小直接決定表面積和萃取速率,進而影響風味平衡。理想的研磨應該呈現正態分布,標準差控制在目標粒徑的20-30%範圍內,過細粉比例低於15%。不同沖煮方法需要不同的粒徑範圍:義式濃縮300-400微米、手沖600-800微米、法式濾壓1000-1200微米,掌握粒徑分布圖解能幫助您精確控制萃取變數,實現一致且優質的咖啡風味
了解更多..
咖啡豆烘焙後7-21天的養豆期:CO2釋放曲線解析
咖啡豆烘焙後的7-21天養豆期是CO2釋放的關鍵階段,這段期間豆子會釋放總CO2含量的80-90%,釋放曲線呈現指數遞減模式。淺焙豆在前48小時釋放40-50%的CO2,深焙豆可達60-70%,隨後進入穩定釋放期。掌握CO2釋放曲線不僅能幫助您確定最佳沖煮時機,更能透過科學化的保存方法最大化咖啡豆的風味潛力,避免過早沖煮導致的萃取不均或過晚使用造成的風味流失。
了解更多..
第三波咖啡運動的標誌性人物:James Hoffmann的影響力
James Hoffmann被《環球郵報》譽為「倫敦咖啡革命之父」,是第三波咖啡運動在英國的先驅人物,自2007年獲得世界咖啡師冠軍以來,持續透過Square Mile Coffee Roasters、YouTube平台(擁有超過229萬訂閱者)和三本著作深刻影響全球咖啡文化。他不僅重新定義了精品咖啡的標準,更透過科學化的沖煮方法、可持續發展理念和教育普及,將咖啡從商品提升為藝術品,成為連接專業咖啡師與一般消費者的重要橋樑。
了解更多..